2007年度藥用植物:啤酒花(蛇麻)Humulus lupulus
攀爬在葡萄園圍籬上的啤酒花 |
拉丁學名:Humulus lupulus
生物演化分類:薔薇目 Rosenartige (Rosales) 大麻科 Hanfgewächse (Cannabaceae)
藥用部位:雌株花冠與子房
採收時間:九到十月
主要成分:苦素(Lupulon 蛇麻酮、Humulon 香草苦酮)、類黃酮(糖苷 Glykoside)、單寧、氨基酸(天冬醯胺酸 Aspargine)、礦物質如鎂、錳、鐵、氟、鋅、銅、碘及維生素B群
療效:鎮靜、抑制細菌及孢子生長、緩解痙攣、刺激雌激素分泌、催乳、促進食欲、調節更年期不適
反作用:部分人直接接觸新鮮啤酒花可能有搔癢等刺激性症狀
交互作用:由於有誘發賀爾蒙的成分,懷孕及產後哺乳其間不得使用。另因其助眠效果,從事駕駛等行為時亦不得使用。
適用領域:助眠藥物、鎮靜及抗焦慮
應用型態:製劑、酒精或茶飲、藥浴。其萃取物往往與其它類似效果之植物如西洋纈草、百香果花、香蜂草、迷迭香混合製劑。
因有刺激雌激素分泌的效果,長期過量飲用啤酒的男性除「啤酒肚」亦會有「啤酒胸Biertitten」的徵兆。
三、日常保健配方
啤酒花茶:兩茶匙啤酒花浸入0,25 ml沸水中並靜置十五分鐘。每日飲用兩次作為安寧茶或睡前半小時至一小時飲用助眠,可在配方中加入一茶匙西洋纈草。
四、簡介
早在西元八世紀西法蘭克卡洛林王朝時中歐便開始種植啤酒花,並在十四世紀廣為植栽。中世紀女修士Hildegard von Bingen亦已記載啤酒花使人心情轉好並用以製造及保存啤酒的用途,啤酒泡沫的產生亦與此有關。修道院與啤酒花的密切關連,使近代殖民與傳教活動與啤酒花的散佈不脫關係,亦使啤酒花的使用限制在中世紀晚期便被列入法律規範。啤酒花的醫療用途也有長久記載,起初被推薦用於清血、治療膽結石,西元八世紀由阿拉伯世界傳入大麻科植物的鎮定效果以及啤酒花製品或蒸餾物的助眠效果。美洲印地安人亦流傳許多運用葉片泡出的茶水治療牙痛、耳朵疼痛、風濕性或神經性疼痛的配方。歐洲世代流傳的醫療用途有神經失調、鎮靜、助眠、發燒及風濕性疾病、腹瀉、腸胃脹氣疼痛、緩和皮膚外傷、肌肉痙攣、神經性與風濕性疼痛等等,近期則有關於啤酒花與癌症治療的研究。
五、參考資料
Frohn, Birgit (2006). Lexikon der Heilpflanzen und ihrer Wirkstoffe. S.256-259.
Grünwald, Jörg u. Jänicke, Christof (2015). Grüne Apotheke. S.266-267.
Pahloe, M (2015). Das große Buch der Heilpflanzen. S.169-170.
修道院醫學研究團隊,歷年年度藥用植物列表及介紹:http://welterbe-klostermedizin.de/index.php/arzneipflanzen/arzneipflanze-des-jahres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