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華樹:歐丁香 (Syringa L.)、西洋接骨木 (Sambucus nigra)
氣候暖化的影響,許多圖鑑上註解為五六月初夏才盛開的開花植物在四月中旬就迫不及待展現風姿。趕在四月初的復活節連假前去超市補貨,在公車站牌候車返家時,一個老伯伯捧著大把開滿紫色錐狀花序的樹枝,熱情地遞給我(以及停靠站牌的公車駕駛)一束花枒,邀大家一起感受德文名為Flieder的歐丁香芬芳氣息。從此便不由自主地留心杜賓根四郊,果然發現淺紫、紫紅及白色的歐丁香是郊外及園藝常見的樹種。同時也已經迫不及待提早綻放的還有白色傘狀花序的接骨木花,於是就為兩種提早綻放的植物做個記錄吧!
一、歐丁香 Flieder, Syringa vulgaris
唇形目木犀科喬木或灌木。是在屬於男性的節日,如五月的父親節作為汽車擺飾或男性隨身裝飾的代表性花朵(可見花季確實是提早了約半個月啊!),香氣淡雅芬芳。這樣的淡雅香氣可是大自然無可取代的獨門配方。因為歐丁香花的香氛根據芳療文獻記載,仍或因提煉成本太高、或尚未能分析所有成分,而能完整保存其香氣的芳香植物之一。也因此不可能在市面上購買到提煉自歐丁香的天然純植物精油,頂多只有化學合成的類香氛。
然而很有趣的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竟然找得到可信度存疑的德文網頁,宣揚歐丁香在芳療學上的效用,宣稱紫色歐丁香及法國歐丁香的芳香油脂有助於鎮靜、產生愉悅感、改善罪惡感。並稱紫色歐丁香的花在植物療法中被用來治療內臟寄生蟲及治療瘧疾。十九世紀時曾以歐丁香治療發燒症狀,但其成效並不穩定(或許因為發燒本身無法對應單一的疾病吧!)。現代的植物療法則以歐丁香治療如皮膚感染、曬傷、輕微抓痕等等皮膚病。
然而,如果歐丁香精油這麼稀少難得,市面上最多只能買到調合油的話,再復以其有療效以其它植物替代的可能性極高,作為藥用植物實在不是一個經濟實惠的選項。
此外須注意的是,歐丁香植株綠色部位及果實亦含有西洋接骨木的黑接骨木苷Sambunigrin,對人體有輕微毒性,可能引起頭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歐丁香的花朵則沒有明顯毒性。坊間建議的配方諸如以歐丁香花朵熬煮的糖漿、或將歐丁香的花、成熟果實或嫩葉樹皮自然風乾曬乾後調配的藥草茶等等,均是在攝氏八十度左右高溫熬煮約二十分鐘,將其有毒成分蒸發,才對無過敏症狀的大人及兒童適用的食用狀態。
歐丁香糖漿配方
成分:十五束歐丁香花序、三公斤糖、兩公升水、三顆檸檬、六十克檸檬酸。
參考資料
Werner, Monika u. von Braunschweig, Ruth (2016). Praxis Aromeatheraipe. S.41.
http://www.helpster.de/flieder-giftig-fuer-menschen-das-sollten-sie-beachten_118071
https://www.pflanzenkunde.net/pflanzen/baeume/flieder.html http://www.modifymyscion.com/s/BMEWGKWM/
二、西洋接骨木 Holunder, Sambucus nigra
生物演化分類:川續斷目 Kardenartige (Dipsacales) 五福花科 Moschuskrautgewächse (Adoxaceae)
採收時間:六至七月(花)、夏末(果)
藥用部位:乾燥的花序及黑色成熟果實
主要成分:
花:最高可達3,5%類黃酮(芸香苷、 異槲皮苷 Isoquercitrin、金絲桃苷 Hyperosid)、最高可達0,2%芳香油脂、綠原酸Chlorogensäure、咖啡酸酯 Kaffeesäureester、單寧、植物固醇、黏液
果:類黃酮、花青素 Anthocyane、芳香油脂、單寧、維生素C、A、B1、B2、B6、葉酸、氨基酸、鈣、鉀、磷
療效:
花:催汗、提升對感染之復原力、消炎、改善呼吸道症狀、增加呼吸道黏液止乾咳、抗流感
果:消炎、提升對感染、過敏與致癌物質之復原力、抗氧化、抗病毒與抗A型與B型流感
副作用:花無,但未成熟的果實有毒性,
交互作用:未知
適用領域:
花:感冒、發燒型流感、轉慢性的呼吸道發炎、慢性鼻竇炎
果:感冒、感染性發燒、流感、防癌
應用型態:花茶、糖漿、漱口水等等
注意事項
儘管接骨木花花粉不多,然有花粉過敏者仍須特別注意
參考配方
接骨木花茶:二至三茶匙乾燥花以150ml熱水浸泡,靜置五至十分鐘。一日飲用數次,在中午十二食後的下半日飲用尤佳。
沐浴劑:兩百五十克花序以一公升水煮沸後加入沐浴水中。
抗感冒藥水:黑色成熟果實榨出汁液後與等比例的水混合,可酌量添加肉桂棒、丁香或薑。將混合汁液加熱,飲用前添加檸檬或柳橙汁,亦可添加蜂蜜調味。
接骨木花糖漿(可加入水、果汁、牛奶、優格中飲用,增添風味):
材料:15-20束傘形花序(去除花托及綠葉等致苦味的部位)、兩公斤糖、兩公升水、三到四顆檸檬、六十五克檸檬酸、已消毒清潔過的等容量玻璃瓶。
作法:將花平鋪紙上靜置於通風處一日,使躲藏的昆蟲得以逃離。將花朵以約兩百毫升水以八十度左右煮二十分鐘,加入糖、兩顆檸檬搾汁與一顆切片檸檬後攪拌續煮,之後冷藏靜置二至四日並偶爾攪動。最後取出過濾並加入檸檬酸,再煮兩分鐘後趁熱裝瓶密封。做好的糖漿放置於陰涼處可保存一年,若開封需在冰箱中冷藏,且保存期限為四星期。
參考資料
Bühring, Ursel u. Girsch, Michaela (2016). Praxis Heilpflanzenkunde. S.100-101.
Frohn, Birgit (2006). Lexikon der Heilpflanzen und ihrer Wirkstoffe. S. 253-255.
Grünwald, Jörg u. Jänicke, Christof (2015). Grüne Apotheke. S.265.
Pahloe, M (2015). Das große Buch der Heilpflanzen. S.167-168.
https://www.pflanzenkunde.net/pflanzen/rezepte/holunderbluetensirup.html
https://www.pflanzenkunde.net/pflanzen/rezepte/holunder-sirup.html
一、歐丁香 Flieder, Syringa vulgaris
唇形目木犀科喬木或灌木。是在屬於男性的節日,如五月的父親節作為汽車擺飾或男性隨身裝飾的代表性花朵(可見花季確實是提早了約半個月啊!),香氣淡雅芬芳。這樣的淡雅香氣可是大自然無可取代的獨門配方。因為歐丁香花的香氛根據芳療文獻記載,仍或因提煉成本太高、或尚未能分析所有成分,而能完整保存其香氣的芳香植物之一。也因此不可能在市面上購買到提煉自歐丁香的天然純植物精油,頂多只有化學合成的類香氛。
然而很有趣的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竟然找得到可信度存疑的德文網頁,宣揚歐丁香在芳療學上的效用,宣稱紫色歐丁香及法國歐丁香的芳香油脂有助於鎮靜、產生愉悅感、改善罪惡感。並稱紫色歐丁香的花在植物療法中被用來治療內臟寄生蟲及治療瘧疾。十九世紀時曾以歐丁香治療發燒症狀,但其成效並不穩定(或許因為發燒本身無法對應單一的疾病吧!)。現代的植物療法則以歐丁香治療如皮膚感染、曬傷、輕微抓痕等等皮膚病。
然而,如果歐丁香精油這麼稀少難得,市面上最多只能買到調合油的話,再復以其有療效以其它植物替代的可能性極高,作為藥用植物實在不是一個經濟實惠的選項。
此外須注意的是,歐丁香植株綠色部位及果實亦含有西洋接骨木的黑接骨木苷Sambunigrin,對人體有輕微毒性,可能引起頭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歐丁香的花朵則沒有明顯毒性。坊間建議的配方諸如以歐丁香花朵熬煮的糖漿、或將歐丁香的花、成熟果實或嫩葉樹皮自然風乾曬乾後調配的藥草茶等等,均是在攝氏八十度左右高溫熬煮約二十分鐘,將其有毒成分蒸發,才對無過敏症狀的大人及兒童適用的食用狀態。
歐丁香糖漿配方
成分:十五束歐丁香花序、三公斤糖、兩公升水、三顆檸檬、六十克檸檬酸。
作法:將花朵平鋪於紙上置於通風處一整日,以使可能躲藏其中的小昆蟲逃離。剔除花朵以外的葉片與花托等綠色部位以免糖漿中有苦味。將手摘的花朵浸泡在八十度左右的水中熬煮二十分鐘,並加入糖、兩顆檸檬的汁液、與一顆檸檬切片。再短暫熬煮後在冷藏處放置二至四日並偶爾攪動。之後取出將所有材料過濾出來、加入檸檬酸以延長保存期間,裝瓶即完成。
參考資料
Werner, Monika u. von Braunschweig, Ruth (2016). Praxis Aromeatheraipe. S.41.
http://www.helpster.de/flieder-giftig-fuer-menschen-das-sollten-sie-beachten_118071
https://www.pflanzenkunde.net/pflanzen/baeume/flieder.html http://www.modifymyscion.com/s/BMEWGKWM/
二、西洋接骨木 Holunder, Sambucus nigra
四月中下旬已悄悄綻放的西洋接骨木傘狀花序 |
採收時間:六至七月(花)、夏末(果)
藥用部位:乾燥的花序及黑色成熟果實
主要成分:
花:最高可達3,5%類黃酮(芸香苷、 異槲皮苷 Isoquercitrin、金絲桃苷 Hyperosid)、最高可達0,2%芳香油脂、綠原酸Chlorogensäure、咖啡酸酯 Kaffeesäureester、單寧、植物固醇、黏液
果:類黃酮、花青素 Anthocyane、芳香油脂、單寧、維生素C、A、B1、B2、B6、葉酸、氨基酸、鈣、鉀、磷
療效:
花:催汗、提升對感染之復原力、消炎、改善呼吸道症狀、增加呼吸道黏液止乾咳、抗流感
果:消炎、提升對感染、過敏與致癌物質之復原力、抗氧化、抗病毒與抗A型與B型流感
副作用:花無,但未成熟的果實有毒性,
交互作用:未知
適用領域:
花:感冒、發燒型流感、轉慢性的呼吸道發炎、慢性鼻竇炎
果:感冒、感染性發燒、流感、防癌
應用型態:花茶、糖漿、漱口水等等
注意事項
儘管接骨木花花粉不多,然有花粉過敏者仍須特別注意
參考配方
接骨木花茶:二至三茶匙乾燥花以150ml熱水浸泡,靜置五至十分鐘。一日飲用數次,在中午十二食後的下半日飲用尤佳。
沐浴劑:兩百五十克花序以一公升水煮沸後加入沐浴水中。
抗感冒藥水:黑色成熟果實榨出汁液後與等比例的水混合,可酌量添加肉桂棒、丁香或薑。將混合汁液加熱,飲用前添加檸檬或柳橙汁,亦可添加蜂蜜調味。
接骨木花糖漿(可加入水、果汁、牛奶、優格中飲用,增添風味):
材料:15-20束傘形花序(去除花托及綠葉等致苦味的部位)、兩公斤糖、兩公升水、三到四顆檸檬、六十五克檸檬酸、已消毒清潔過的等容量玻璃瓶。
作法:將花平鋪紙上靜置於通風處一日,使躲藏的昆蟲得以逃離。將花朵以約兩百毫升水以八十度左右煮二十分鐘,加入糖、兩顆檸檬搾汁與一顆切片檸檬後攪拌續煮,之後冷藏靜置二至四日並偶爾攪動。最後取出過濾並加入檸檬酸,再煮兩分鐘後趁熱裝瓶密封。做好的糖漿放置於陰涼處可保存一年,若開封需在冰箱中冷藏,且保存期限為四星期。
參考資料
Bühring, Ursel u. Girsch, Michaela (2016). Praxis Heilpflanzenkunde. S.100-101.
Frohn, Birgit (2006). Lexikon der Heilpflanzen und ihrer Wirkstoffe. S. 253-255.
Grünwald, Jörg u. Jänicke, Christof (2015). Grüne Apotheke. S.265.
Pahloe, M (2015). Das große Buch der Heilpflanzen. S.167-168.
https://www.pflanzenkunde.net/pflanzen/rezepte/holunderbluetensirup.html
https://www.pflanzenkunde.net/pflanzen/rezepte/holunder-sirup.htm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