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藥用植物:葛縷子(凱莉茴香)Carum carvi

一、藥用植物小檔案:葛縷子 Echter Kümmel
拉丁學名:Carum carvi
生物演化分類:傘形科 Doldenblütler (Apiaceae)
藥用部位:成熟乾燥的子實
採收時間:六到七月
主要成分:3至7% 芳香油脂,其中一半以上為香芹酮(又稱為葛縷醇 Carvon)。此外尚含有檸烯 (Limonen)、多醣 (Polysaccharide)、香豆素 (Cumarine)及類黃酮。
療效:抗菌、腸胃問題
副作用:對於傘形花科有過敏者不宜使用,孕婦與產後哺乳婦女未有明確禁忌。長期大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臟與腎臟負擔。
反作用:未知
交互作用:未知
適用領域:抗菌、改善胃痛、胃漲氣或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胃口、健胃、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與調節胃酸、保護腸胃黏膜、因過多氣體導致的腸絞痛。
應用型態:葛縷子油(Kümmelöl, Carvi aetheroleum 將乾燥子實以水蒸餾取得),嬰幼兒可在腸胃痛時以1:10 的比例與其它油類(例如橄欖油)稀釋後在患部外按摩。亦有與其它同樣功效的植物油(如薄荷油)混合服用者或製成藥酒飲用者。一般保健可以藥草茶的方式飲用。方式為將一到兩茶匙的葛縷子搗碎後注入一馬克杯的熱水,加蓋(避免精油揮發)靜置十分鐘後飲用,每日三餐前各飲一杯。此外亦常見加入麵包烘焙者;或者將兩三滴葛縷子油滴入杯水中飲用。葛縷子油的每日建議用量為不超過1,5至6克之間。

歐洲民俗療法中亦用於孕婦催奶、預防咳嗽、治療牙痛與頭痛以及緊張所致的心痛或胃痛、少量嚼食或做成漱口水以預防口腔異味或沐浴用品。

二、注意事項
葛縷子必須避光並密閉儲存,同時在食用前才研磨。

三、簡介
兩年生草本植物,可長至約一公尺高。其蹤跡遍布於歐洲與亞洲草地,性喜有陽光且潮濕之處。在德國、荷蘭、波蘭與埃及有長久栽培的文化,這些地方也是目前藥用葛縷子的主要產地。

歐洲使用葛縷子的歷史已經相當悠久,西元一世紀的希臘醫學家 Dioskurides 所著的《藥物論》中就已經記載葛縷子「益胃健腸且氣味甜美可人」,也已經利用它殺菌的特性保存所釀的醋,儘管當時對於生物分類尚不嚴謹,因此不確定其所指涉的是否為今日藥用的葛縷子品種。到中世紀時,南義薩雷諾醫學專校編纂,蒐集了一千一百餘種藥方的 Circa instans (姑且譯為《療法蒐易》,直譯為「最簡單的療法開始」)中也表示:「將葛縷子粉末加入菜餚可以強化消化能力並消除脹氣。加入醬汁中可增添食欲。」

德國天主教女聖暨中世紀醫學家 Hildegard von Bingen 也推薦將葛縷子加入不易消化的菜餚例如老硬乳酪,或者是今日所謂的瑞士起司鍋或甘藍菜料理中。.

三、參考資料
Bühring, Ursel u. Girsch, Michaela (2016). Praxis Heilpflanzenkunde. S.37-38.
Grünwald, Jörg u. Jänicke, Christof (2015). Grüne Apotheke. S.289.
Frohn, Birgit (2006). Lexikon der Heilpflanzen und ihrer Wirkstoffe. S.217- 220; 568.
Pahloe, M (2015). Das große Buch der Heilpflanzen. S.200-202.
修道院醫學研究團隊,歷年年度藥用植物列表及介紹:http://welterbe-klostermedizin.de/index.php/arzneipflanzen/arzneipflanze-des-jahres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4年度藥用植物:長葉車前草(歐洲車前草)Plantago lanceolata

春日野菜誌:野蝦夷蔥 (Allium schoenoprasum)、熊蔥(Allium ursinum) 與西洋蒲公英 (Taraxacum officinale)

2015年度藥用植物:貫葉連翹(金絲桃、聖約翰草)Hypericum perforatum